流民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一个跨世纪的战略课题。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伴随着社会转型而来的民工潮涌,泥沙俱下。严峻的社会现实不能不驱使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追寻前车之鉴。适应这个要求,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池子华的新著《中国流民史·近代卷》。这部著作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对中国近代流民问题进行了全方位、跨学科的考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中国流民史》分古代、近代和当代3卷,各卷首尾呼应,对古往今来的流民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又是一本自成体系的独立论著。作者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即从事近代流民问题研究。取得学位以后又继续探讨这一问题。多年的学术积淀,使作者构架了近代流民群体研究的系统框架。该书从近代流民的发生机制、空间与职业流向,到流民的职业选择,以及流民对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流民的调节与控制问题,作了全方位的分析。
这部著作综合地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学科理论对近代流民进行了系统分析。作者利用多年积累的资料对直隶地区和淮北地区流民进行了重点个案分析,使读者对近代流民的认识更趋于感性和具体,也有力地支持了有关的宏观分析和论述。作者还以淮北流民流向江南所引发的土客冲突为例,从文化学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在土客冲突中孕育着一种文化意蕴,开拓了一条从文化学角度考察近代社会变迁的新路。
书中的观点都是建立在详实的资料和充分论证基础上的,颇有说服力。如在对淮北流民的个案研究中,作者认为近代淮北流民的产生是一种文化现象。近代淮北生存环境恶化,淮河连年成灾,孤独无助的农民在心理上产生消极避退意识,形成恐“荒”症——惧怕灾荒猝然而至的直觉反映。“正是在这种恐荒症的驱使下,淮北人即便是平年丰年,农暇之际也要散之四方去逃荒——实为备荒。”逃荒成为淮北流民对生存方式的一种选择,内化为当地的一种文化现象。作者于感性的流民现象中升华抽象概括出文化层面的理性认识。
作者还以严谨的态度对淮北地区流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淮北流民的产生主要不是经济的发展造成的,……也不是社会转型、新经济因素增长引起的伴生现象,就是说近代时期的淮北流民,在属性上与古代流民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一结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近代流民属性的复杂性。
对流民的调控方案的论述是本书的终极目标。城市引力过弱而农村推力强劲,流民问题在城市得不到消化而扭曲变形,成为困扰近代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作者就清末民国年间的几种流民调控模式如“重农派”的理论与乡村建设运动、“重工派”的理想和“第三条路”理论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从中得出了可资借鉴的时代价值。本书认为:“第三条路”在近代中国没有走通,但并不是说农村工业化本身有什么重大缺陷。重工派的理论在近代没有实现,但其结论并没有错。城市尽可能平衡、合理的分布,是调节流民合理流动、消灭城乡差别、实现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近代的流民是一部读不完的“书”,那么池子华同志的这部著作可以说是该“书”的导读。尽管我们不敢说该书提出了多少可操作性的济世良策,但它必会为我们解决世纪之交的流民问题提供不无裨益的参考。